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手麻未必就是颈椎病
作者:张金华李阿姨近半年出现右手麻木的症状。开始较轻,没在意,后来越来越重,夜里常常“麻醒”,十分痛苦。李阿姨曾担心自己得了“脑血栓”、“颈椎病”,做了很多检查,又打针,又按摩,一点效果也没有。一筹莫展的李阿姨,近日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做了肌电图检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经积极治疗,解决了困扰多日的手麻。首先什么是腕管综合症?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在手腕的中间位置,有一根神经叫正中神经,它支配手部运动和感觉。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正中神经走行其中,容易受压,引起手麻,即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拇指、食指、中指、腕部、手掌面出现麻木、疼痛,或伴有手指不灵活,偶有持物突然滑落。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甚至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指尖坏死。可见,腕管综合症不可小视!夜间“麻醒”警惕腕管综合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志珺教授告诉记者,几乎每次门诊都能见到手麻的患者,不少人把手麻当作“颈椎病”,认为是颈椎压迫神经导致的。其实,有些手麻患者是被误诊了,真正的病因是腕管综合征!尤其是夜间手指麻木,很多时候是腕管综合征的首发症状,许多该病患者均有夜间“麻醒”的经历。张教授提醒大家,如果平时用手较多,在入睡后有“麻醒”,您就要小心了,您很可能患了腕管综合症,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便早日作出诊断,及早治疗,切莫忽视!正中神经腕部长期重复动作最易受损腕管综合征在需要手腕用力、重复动作的职业中发病率最高,如电脑操作者、厨师、装配工等。除职业伤害外,要注意腕管综合症更青睐糖尿病,此类患者多年轻,无诱因,应注意鉴别。此外,张教授还介绍,虽然目前报道女性发病率较高,但腕管综合征并不是女人的专利。事实上,男性因“较少抱怨”而漏诊,甚至神经受损程度更重。检查手段有赖于神经电生理检查腕管综合征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患者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即正中神经分布区的麻木不适,夜间加重。确诊需要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可反应神经压迫的严重程度,对于拟定恰当的治疗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还可排除其他周围神经性疾患。及早治疗是腕管综合征根治关键腕管综合征看似小病,但越早治疗越易根治。病情较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首先,要保持腕关节休息,可戴护腕或专用护具,限制腕关节活动,促进腕管内组织水肿的消退。并辅以营养神经、理疗或局部封闭等,多可恢复。如果保守治疗不能缓解,那么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劳逸结合远离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多数病人是因手、腕部活动过度所致,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工作期间应经常伸展和松弛双手,尽量避免长时间一个动作的重复,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小贴士肌电图检查是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运动下的电活动以及周围神经受刺激后产生的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根、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助于判断病损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追踪、复查肌电图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的判断有巨大价值。医院神经内科是江苏省最早全面开展肌电图医院,4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肌电图诊断经验,目前拥有丹迪KeyPoint、尼高力VikingQuest高级肌电诱发电位等设备,开展常规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Inching技术、瞬目反射、皮肤交感反射、P、视觉、听觉、段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查。医院神经内科肌电图检查预约方式: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外地患者可电话预约)联系人:董煌、沈刚(门诊);袁宝玉、张金华(病房)联系-(门诊);-(病房)检查地点:医技楼(6号楼)五楼脑电图室,新大楼20楼西神经内科二病区肌电图室TheEnd?............................
专家名片张志珺,留英归国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现任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主任、东南大学神经精神医学研究所所长、神经内科疑难杂症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全国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专项顾问组成员等等;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团队至今共发表文章余篇,其中SCI收录论著余篇;出版专著10部;先后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部委省级奖项。30年来,她坚持不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医德高尚,医术娴熟,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如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痴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以及危重症抢救和疑难杂症诊断;同时擅长抑郁、焦虑、强迫症和躯体化形式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诊治。多次被评为江苏省老百姓最信任爱戴的医生。高级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