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人以为眩晕就是自己的颈椎病引起的,这样很容易忽视其他症状而贻误病情,其实,让人感到眩晕的疾病有很多,以下盘点了那些让你“眩晕”的疾病。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由于平衡感觉障碍,引起自身或外界静止的景物运动的错觉,呈旋转、摇摆或飘浮感。颈椎病和其他许多病均可引起眩晕。
1为什么会眩晕?
其发病机制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的维持必须有来自前庭、视觉器官和深部感受器共同完成,三者密切配合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
其中以前庭最重要,内耳前庭将外界的信息通过前庭神经、前庭核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前庭中枢,然后从大脑、小脑、脊髓及网状结构发出离心冲动,引起必要的感觉和反射维持身体的平衡。
这一过程的维持又需要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参与,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均可引起眩晕和平衡障碍。
2什么是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颈椎及有关的软组织发生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所引起的眩晕。主要是颈椎骨质和颈椎系统软组织病变致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引起了一系列症状。
3哪些疾病会眩晕?
可以发生眩晕的疾病可简单归纳如下:
(1)位听系统疾病外耳道的耵聍,异物刺激,外耳道炎症等;中耳的咽鼓管阻塞,通气不良,中耳气压伤,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内耳的感染、血管性疾病、创伤、梅尼埃病、耳硬化症和位置性眩晕。
(2)中枢的创伤、感染、肿瘤、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20%有眩晕)、癫痫小发作、脑萎缩等。
(3)精神性眩晕。
(4)视觉系统的病变。
(5)本体感觉系统从脊髓神经后根、脊髓后索、丘脑,到大脑、大脑皮层顶叶径路上的病变,颈椎病综合征,颅底血管病综合征等。
(6)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病变、阵发性心房纤颤、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等。
(7)血液系统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贫血,白血病等。
(8)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瘤,胰岛素代谢异常等。
(9)各种药物、化学物质、一氧化碳、酒精等中*。
因此,要在如此之多的疾病中作出鉴別诊断必须全面采集病史,进行必要的全身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3如何区分?颈椎病头晕如何缓解
一旦出现了颈椎病头晕,在积极检查的同时,一定要进行针对性调理。因为早期的颈椎不适会造成颈椎基底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调理,长期的颈椎基底供血不足则会进一步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不仅会加重头晕,还会进一步损伤脑组织。
此外在坚持调理的同时,日常则要注重保持良好的习惯,防止颈椎病进一步加重。
1坐姿正确
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确,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办公室工作者,还应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活动颈部
应在工作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使得颈椎关节疲劳得到缓解。
3抬头仰望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
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
5避免损伤
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抬重物、紧急刹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