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表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K高刷极致新选iGameGeForce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众所周知,高分辨率、高帧率以及对应的高画质表现一向是玩家眼中游玩体验的重要部分,随着2K、Hz或更高规格的显示器普及,搭配一套性能强劲的PC硬件能更大程度上满足玩家流畅游玩的需求。


  在年1月4日凌晨0点的CES特别演讲上,NVIDIA正式发布了这款GeForceRTX?Ti,相关评测内容也在次日迎来解禁。与此前发布的RTX、RTX类似,RTX?Ti同样采用AdaLovelace架构与台积电定制4N工艺,更为先进的核心架构与制程工艺,为这块GPU的性能表现带来飞跃。


  第三代RTCore、第四代TensorCore,以及全景光线追踪、DLSS3、NVIDIAReflex等技术组成了AdaLovelace架构的核心优势。第三代RT?Core可提供2倍的光线与三角形求交性能,并加入Opacity?Micro-Map引擎和Displaced?Micro-Mesh引擎两个全新的硬件单元。Opacity?Micro-Map引擎将光线追踪的Alpha-Test几何性能提升2倍;全新的Displaced?Micro-Mesh可提升几何图形的丰富度,并不会占用过多的图形处理性能和存储成本。


  第四代TensorCore新增Hopper?FP8?Transformer?Engine,可提供?TFLOPS的张量处理性能,大幅提升深度学习性能。在第四代Tensor核心、着色器执行重排序(SER)和Optical?Flow?Accelerator光流加速器的加持下,带来新一代DLSS?3技术,拥有全新的帧生成技术、DLSS?2超级分辨率技术和NVIDIA?Reflex技术,可全方位提升游戏流畅度。


  本次我们评测的GeForceRTX?Ti采用AD核心,拥有60组S.M单元、个CUDA核心、个第四代TensorCore、60个第三代RTCore,以及12GB美光GDDR6X显存。使其成为在2K分辨率下既能畅玩传统光栅图形渲染的游戏,也能胜任采用光线追踪和DLSS游戏的绝佳GPU。


  时至今日,已有超过款游戏支持RTX光线追踪技术,集成DLSS技术的游戏和应用程序也达到多个,当超级分辨率(SuperResolution)、帧生成(FrameGeneration)与NVIDIAReflex结合组成DLSS3技术时,玩家将能够通过AdaLovelace架构GPU获得超乎想象的性能与体验提升,在高负载的光线追踪应用中也能拥有无惧挑战的底气。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评测来了解这一点。


  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解析


  我们已经得知GeForceRTX?Ti将不会推出FounderEdition,也就是俗称的公版,那么从外观设计到堆料表现都各具特色的AIC版本自然成为玩家首选。


  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作为次旗舰级产品的代表之一,标志性的大红圈“引力之环”设计得到延续,同时银灰色散热装甲与RGB灯圈、三角形设计的应用,使得表面元素更为饱满。基于「探索宇宙」的灵感,全新一代iGameAdvanced系列为玩家带来了更显独特的视觉体验。


  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采用双环型mm+96mm三风扇设计,镰环形九翼扇叶结构紧固,能够有效实现聚风增压,转轴处采用双滚珠轴承,转动柔滑顺畅且具有超长使用寿命。


  众多DIY爱好者关心的尺寸方面,这款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包含挡片的尺寸为*.2*60mm,在与RTX??Vulcan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厚度总算降到了刚好3槽,对ITX玩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背部同样采用大面积金属背板,并在尾部进行镂空处理,增强风道,借助大面积散热鳍片与6根8mm热管,快速将核心与显存处热量传导发散。


  接口方面,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同样提供3个DP?1.4a和1个HDMI?2.1接口,均可实现最高4K?Hz的画面输出。作为iGame系列的标配,接口面板处依旧配备了一键超频按钮,按下后可切换到高性能模式。


  最后是供电部分,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依旧采用最新的12VHPWR电源接口,单线即可提供最高W功率支持,不过考虑到RTXTi本身TDP功耗最高为W上下,因此包装内配备的转接线材为2*8Pin转12VHPWR。


  实测体验


  在本次对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进行的测试中,我们主要
  测试使用的平台部分配置如下:


  首先我们查看GPU-Z,可以看到最新的2.52.0版本已经能正确识别GeForceRTX?Ti,并准确读取到核心、显存规格、超频频率等信息。测试中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均为一键超频状态。


  开始实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在基准测试中表现出的理论性能。在FIRESTRIKEEXTREME(DX11)、TIMESPY(DX12)、PORTROYAL(光线追踪)这三项以2K分辨率运行的基准测试中,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分别得分、、。


  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在2K分辨率下,RTX?Ti的理论性能表现与上代旗舰RTXTi相当,约为本代RTX的75%-80%。


  而在3DMARKDLSS功能测试中,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也有不错的表现,使用包含帧生成技术的DLSS3,并将超级分辨率设为“质量”档,在2K分辨率下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取得了从62.43FPS到.43FPS的平均帧数提升,十分符合它2K+FPS游戏解决方案的定位。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游戏实测的环节,本次我们选用了一些支持DLSS3的传统光栅游戏与光线追踪游戏,来看看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能否在新技术加持下实现高帧率与低延迟的流畅游戏体验。以下游戏测试均采用预设全高画质、*0分辨率,数据来自FrameView软件记录,标注中“DLSSON”表示开启包括超级分辨率、帧生成、Reflex在内的DLSS3相关功能,档位均设置为“质量”。


  《赛博朋克》


  对于这款最广为人知的光线追踪游戏,多数人对其的印象都是“显卡杀手”,但伴随着Ada架构与DLSS3一系列新技术诞生,能够流畅游玩这款游戏的显卡正拥有越来越广的受众面。在DLSS3加持下,2K分辨率全高画质的《赛博朋克》能够将平均帧数提升约50%,同时1%低帧也有显著提升,有效减轻了偶发的卡顿现象,不过可能由于游戏版本和驱动的兼容性原因,软件没能读取到游玩过程中的平均系统延迟。


  《巫师3:狂猎》次世代版


  同样是CDPR出品的《巫师3:狂猎》于前几天对所有拥有游戏的玩家免费更新了次世代版本,通过新增对NVIDIARTX技术与DLSS3的支持提升了游戏画质。经过测试,在2K分辨率全高画质下,开启DLSS能够使平均帧数提升至近帧,1%低帧更是突飞猛进,此外平均系统延迟也有一定的降低,可以说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在这款游戏中拥有充分流畅游玩的能力。


  《荒野大镖客2》


  R星出品的《荒野大镖客2》已经是一款数年前的老游戏,作为传统光栅游戏,它对如今的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而言自然是压力较低。实测开启DLSS后平均帧数从98帧提升至帧,1%低帧也维持在+高水平,同时本就较低的平均延迟在Reflex技术加持下更是降低至29ms。


  《瘟疫传说:安魂曲》


  《瘟疫传说:安魂曲》是近期又一款支持RTX与DLSS的新作,画面精美,动作冒险玩法也十分引人入胜。实测开启DLSS3后平均帧数提升近50%,1%低帧提升翻倍,不过平均系统延迟即使在经过Reflex技术优化后也维持在66ms的较高水平。


  《漫威蜘蛛侠:迈尔斯莫拉莱斯》


  此次DLSS3技术对《漫威蜘蛛侠》的性能提升可以说十分显著,将帧数从动作类勉强流畅的64帧翻倍提升至帧,1%低帧提升巨大,平均系统延迟维持在38ms低水平,不过在不开启DLSS3相关功能的情况下软件无法测得平均延迟,因此难以进行对比。


  《传送门RTX版》


  另一款性能提升显著的游戏应当是《传送门》RTX版,作为一款经典游戏的重置增强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进行光线追踪效果演示而诞生的。开启DLSS3相关功能后流畅性提升巨大,平均帧数从“电影级”的25帧提升至帧,1%低帧同样获得翻两倍提升,开启Reflex甚至使平均延迟直接减半,让玩家从看“幻灯片”变为真正顺滑的游玩体验。


  《F22》


  对于这款体育模拟类游戏我们也进行了浅尝辄止的体验,实测开启DLSS3后平均帧数与1%低帧均有不错的提升,但遇到了和赛博朋克类似的问题,软件无法读取到平均延迟水平。


  整体而言,从Ada架构发布伊始,玩家们期待的DLSS3技术正持续广泛普及,越来越多新老游戏加入到对全新图形运算技术的支持中,从这个角度来看,RTX40系GPU的确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GPU的划时代产品,我们可以从已发布的RTX、RTX以及RTX?Ti等产品中看到它们的清晰定义,即为顶级生产力、4K发烧级玩家、2K高体验游玩等需求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相信也有不少玩家注意到,这款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既作为新世代的2K旗舰,也在性能上对标了前代旗舰RTX?Ti,预计将为GTX?Ti、RTX等显卡的老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升级之选,那么它以中高端的身份对比前代旗舰产品,有哪些更为显著的优势呢?


  首先我们不能忘记生产力方面的需求,数个月前与RTX40系同期发布的除了第一批DLSS3技术的支持名单,还有对RTX40系搭载的双编码器与AV1编码的软件支持。其中剪辑软件包括备受欢迎的剪映专业版、DaVinci?Resolve和Adobe?Premiere?Pro插件Voukoder,推流软件与直播平台则包括了OBS?Studio与Discord。


  英伟达称,新支持的AV1编码相比H.能够带来40%效率提升,对直播而言,这相当于带宽增加了40%,有助于提升推流画质,并支持HDR等高级功能。对视频剪辑而言,带来的则主要是导出速度,即工作效率方面的直观提升。


  此外,新架构与先进制程同时为新品显卡带来大幅的能耗比提升。在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的一键超频模式下我们进行FurMark烤机,实测经过30分钟,核心频率维持在Mhz左右,整卡功耗稳定在W左右,核心功耗为W。同时在约25摄氏度室温环境中,GPU核心温度与显存温度分别仅为61.2摄氏度和52摄氏度,能耗比与散热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相比体积更大、功耗几乎翻倍的RTX??Ti,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无疑凭借相似的性能、更低的温度与功耗表现,展现出对ITX小机箱、SFX电源等更强的适应力,将最新一代强劲的图形加速处理性能送至广大PC用户手中。


  评测总结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推出的RTX、RTX以及RTX?Ti都具有清晰明确的定位。RTX?Ti虽然在核心规格方面相当于RTX的约50%,但在DLSS3技术加持下也能满足多数游戏2K分辨率Hz以上高刷新率的流畅游玩需求,在性能相比RTX??Ti提升显著的情况下,功耗几乎仅有其一半,能耗比优势明显。


  到目前为止,全景光线追踪、DLSS3、AV1双编码器等特性依旧是RTX40系专属,这也为其带来了不可替代性。笔者相信在年,多数PCDIY爱好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入手一块RTX40系显卡,而这款iGameGeForceRTXTiAdvancedOC则一如既往地会成为不少人心中兼具颜值与实力的产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