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表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广东好医生许学猛做百姓信任的好大夫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06

编者按

年,为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以更大勇气和魄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中医药局、南方日报社、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治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等联合开展第六届寻找“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活动。

经过推荐、评审,一共有15人获评广东好医生,5人获评广东好护士。他们中既有冲锋在核酸采样和医疗救治一线的医生、护士,也有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智慧防控的疾控专家;既有守护一方水土的乡村健康守门人,有大医精诚的中医,也有见义勇为的勇士。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优良的优秀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事迹,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神,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这20名医务人员。广东卫生在线推出专题报道,每天分享他们的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

医院的专家门诊区,每周总有3天会出现一幅有趣的景象——不少患者在走廊上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做操、练功,他们有的两手叉腰,仰望观天或头颈左右旋转;有的抬头挺胸,大踏步地走动;有的则用单脚抵住墙壁做下蹲。轻松和谐的氛围医院门诊。

这些都是来找许学猛求医的患者,他们所练的功法和听的音乐,是许学猛亲自创作的健康操和健康歌。

诊室内气氛同样轻松。许学猛手把手辅助患者抬头弯腰伸展手脚,用手法、针刀、穴位注射等方式施治,随后把脉开方,叮嘱患者做好保健以巩固疗效。每位踏进诊室的患者都带着或多或少的愁容,而当他们走出门口时,也大多眉头舒展,心怀感激。

“当了35年的骨科医生,我的满足不是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而是让病人不再害怕看病,并从看病中得到快乐。”许学猛说。这位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骨伤科学术带头人、副院长、教授、博导,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持续发力,铺就百姓健康路,书写出精彩的杏林传奇。

身怀绝技,做百姓信任的好大夫

因为颈椎病、肩周病反复发作,詹博士医院,“病情并没有缓解,还不断加重,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工作的地步,难道真的要做手术吗?”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抱着最后一试的想法找到了许学猛。

了解病情后,许学猛认为詹博士并不需要手术,可以用他的肌骨同治疗法治疗。过程很简单:许学猛让詹博士坐上他研发的专利整脊椅,一番推拿顶捏让僵硬酸痛的身体放松开来,接着熟练地找到几个引发酸痛的病位点,用小针刀游走在穴位、筋膜病位处,最后在穴位上注射专药。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治疗,詹博士惊讶地发现脖子、肩胛、手臂酸痛大大缓解,“疗效立竿见影,许教授犹如华佗在世。”

像詹博士这样经许学猛治疗后回归正常生活的患者不可胜数。据了解,许学猛年门诊量达人次以上,年收治疑难重症百余例,慕名求诊的病患遍及全国各地。

半年前,何女士在一次运动中拉伤了右手肩膀,初时不以为意,只用了些药膏止疼,认为患处会自然康复。岂知后来症状越发严重,以致右手活动范围大大受限,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我去做过理疗,把能买到的的药膏都用过了,但毫无效果。听朋友介绍找到许院长,经过他的针刀和穴位注射治疗后,效果非常明显,数次之后便已康复。”何女士笑着说,她以前并不太相信中医,但许学猛扭转了她的看法,“要是早知道就早点来了,也免得多受半年苦。”

“来找我看病的基本上都听过我的故事,我努力不让他们失望。”许学猛说。他的口碑来自多年研究骨科疾病而得来的精湛医术、疗法以及大医仁心。

攻坚克难,做传承创新的中医人

许学猛年从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开启骨科医生生涯。“初入行时,我也有过‘就骨治骨’的阶段,即病人骨头有问题,通过影像检查发现病灶,然后对应治疗。”许学猛坦言。

在老师邓晋丰的指导下,许学猛很快认识到,很多骨科问题不仅在骨,还在于骨外的筋和肌肉,“骨骼外围是筋和肉,筋肉起着保护、替代骨头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慢性骨病的发病跟骨骼周边筋肉组织功能异常有关,因此需要肌骨同治。”

为此,他在繁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见缝插针研究学术,在总结继承岭南骨伤科大家何竹林、邓晋丰的学术成果及医疗技法基础上,创立了“肌骨同治”学术流派,形成了一套治疗骨科疑难杂症的“肌骨同治疗法”。年,该疗法入选广东省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许学猛在科研上硕果累累: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4项等等。他还将自己所在科室打造成为了重点专科、广东省名科。

▲许学猛为患者诊疗

同时,许学猛也努力做好中医的传承工作。从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如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学术传承人70余人,“肌骨同治”学术流派日益壮大。

“作为中医人,就应该担负起振兴中医的责任和使命!”许学猛认为,传承发展中医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他特意撰写《肌骨同治流派宣言书》,书中一句“望诸君并来者努力光大,以发皇壮大吾中华医学之道脉正流”,正是他铭心立志的誓言。

致力科普,做全民健康的播火者

年,许学猛荣获由科学技术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对他多年开展科普工作的褒奖。

谈及为何热衷于科普,许学猛回答:“我一双手能帮助的患者极其有限,但如果把健康理念和方法传播出去,惠及的百姓却是千千万万。”

骨伤科疾病大多疗程较长,针刀治疗只能治标,强筋健骨才能治本。为了让患者练好筋骨,许学猛绞尽脑汁,着手研究能让大众都喜爱的肌骨功法。

“从一个动作、一个姿势开始设计,反复在临床实践中打磨,既吸取了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的内涵,又融入了百姓喜闻乐见的现代广场舞部分元素。”许学猛介绍,历经多年,他先后创立了肌骨功、肌骨拉伸功、肌骨功法两对半、肌骨拳腿功等四套功法。

同时,许学猛还创作了《肌骨歌》《肌骨亲兄弟》《舒服无恙》3首歌曲。肌骨功配上肌骨歌,让传统的中医药技术有了时尚的味道。“起初只是患者练,随着肌骨同治疗法入选省非遗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许学猛笑说。

“练后不仅腰不疼了,心情也好了。”60岁的大妈是许学猛的老患者,开始练功法是为了巩固疗效,后来成了铁杆粉丝,一天不练就浑身不自在。

肌骨功法的成功传播让许学猛做科普的劲头更足了。他开讲座、出科普书、排话剧、编健身操、画漫画,在中医科普领域做出了耀眼的成绩,先后获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普剧剧本创作一等奖1项,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民科学素质先进个人”等等,成为岭南杏林的科普达人。

从攻坚克难的中医人到身怀绝技的大医,再至全民健康的重要推手,许学猛在推进和实现健康中国路上走得越来越有劲、也越来越坚定。如今年近六旬的他还有个梦想,希望“肌骨同治疗法”能够尽早列入非遗代表性项目,让这一传承中医精髓的绝活在更高、更广层面集聚同道,惠及百姓。

作者

马青

编辑

杨重苏海宁责编

张秀丽

来源|本文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