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低头族很多,抖音、微博,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别看是一个小习惯,低头造成的影响真不能小视!
研究发现,低头会增加脖子的压力。低头每增加15度,脖子的负担就会增加一倍。
平时,脖子只要承担头的重量就行了,差不多是5公斤。如果低头30度,那脖子承受的重量就变成了约20公斤!
大家可以想象下一袋20公斤的大米压在脖子上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颈椎有一个略向前倾的生理弧度。但总是低头会使颈椎变直,让颈部前后的肌肉过于屈伸。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脖子痛、僵硬等问题。
但是我们对颈椎病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脖子疼、肩膀紧的阶段,其实头晕、恶心也可能与它有关系。
01
颈椎病引起头晕的原因
肌肉因素
颈部酸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它与颈部肌肉持续挛缩有关,当颈部不能得到相应放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便会影响局部血流,机体释放物质引起颈部不适及头晕。
血管因素
椎动脉是人体重要动脉之一,它与颈椎伴行,最终分布于脑。颈椎的病变组织可反射性引起椎动脉收缩,对大脑供血产生影响,产生头晕症状。
神经因素
颈椎部位病变可刺激、压迫或损伤第二、三对颈神经引起头痛。也可通过延髓或脊髓三叉神经核的反射作用,使疼痛放射至头部,导致颈椎病患者出现头晕症状。
血压因素
颈椎病可引发高血压。颈椎横突及周围组织水肿、黏连,或颈椎关节错位时,可引起交感神经节功能异常,参与高血压形成。
02
常用辅助检查
当我们出现颈肩疼痛、头晕、手麻等症状时,或是颈椎体格检查出现阳性体征时,常常需要影像学检查帮助诊断,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颈椎常用的辅助检查。
1、颈椎X线片:颈椎病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2、颈椎CT: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3、颈椎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
4、椎-基底动脉多普勒:用于检测椎动脉血流的情况,也可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对于眩晕以主要症状的患者来说鉴别价值较高。
5、肌电图:适用于以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主要用途为明确病变神经的定位,与侧索硬化、神经变性等神经内科疾病相鉴别,但对检查条件要求较苛刻,常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03
治疗手段
1、牵引治疗:通过牵引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
2、推拿治疗:推拿手法可以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颈椎病疗效显著。
3、中医内治及外治:祛风湿中药热敷及膏药贴敷等对颈椎病有确切疗效,另外,症状严重患者配合口服治疗也有明显效果。中药配方疗效与医生个人经验关系密切。
4、物理治疗:应用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颈椎疾病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同样的也不可能只依靠一两次的治疗就能立刻康复。颈椎病需患者长期按疗程遵照医嘱治疗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患者日常的调护也尤为重要。
04
日常调理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预防或者调整自己的颈椎,已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1、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2、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外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每日推荐锻炼(颈椎病患者适用)
:下巴尽量后缩,维持3-5秒后放松。每天最少3组,每组最少6次。:用力抬头,与手对抗,维持5秒钟后放松。每天最少3组,每组最少6次。:头向肩部倾斜,手向相反方向施加阻力,维持5秒后慢慢回复到正中位。每天最少3组,每组最少6次。:头向前曲,手向相反方向施加阻力,维持5秒后慢慢抬头面向前方。每天最少3组,每组最少6次。:转头看肩,手向相反方向施加阻力,维持5秒后转回。每天最少3组,每组最少6次。杭州常青树名医馆针推科开展中医特色项目,欢迎咨询。
—END—
杭州常青树名医馆
杭州常青树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