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表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说颈椎病科普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编者按:“曙光临床医学院四明科普说”系列科普推文旨在让医学生们学以致用,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传授医学知识及中医药养生文化,增强民众的健康意识,防病于未然,同时寄学于教,提升医学生的科普能力。

如何定义颈椎病?

生活中,“脖子不舒服、僵硬”已成为大部分现代人的通病,或是因为低头玩手机,或是因为上班用电脑,或是多次落枕后所致……肿瘤压迫、外伤性导致颈椎椎体脱位等原因所导致的“脖子不舒服”并非我们这里所讲的颈椎病,此处的“颈椎病”更多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作息不当所致的慢性疾病。

故而在治疗前,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去做颈椎MRI,从而可以排除上述病因避免延误治疗、误治,明确患者颈椎的情况(包括颈椎的曲度、骨质增生情况等),同时有助于医生选择及制定治疗措施。

为什么会得颈椎病?

如下图,没脖子的不会有颈椎病

(和我们国宝一样)

--图片来源于百度

事实上,即便脖子粗短的人稳定性好,临床上也有不少得颈椎病的。常见的颈椎病往往是一种筋骨劳损性积累的慢性疾病。

治疗上,首先是药物,然而至今还没有治疗颈椎病的特效药——西药消炎镇痛、营养神经,中药活血化淤、补益肝肾,均是治标不治本。再就是手术治疗[1],但手术的指征是颈椎出现严重压迫,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才会考虑。而且手术后要更严格的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功能锻炼才能维持手术的疗效,否则依旧反复。最后就是中医的针灸推拿理疗,疗效显著,但也只能管一时而非一世!

换言之,想要单单靠吃药手术针灸推拿理疗就让颈椎病除根是绝无可能的!

如何“根治”颈椎病?

治疗颈椎病的核心还在于健康管理——调适心情、改变姿势、坚持练功、适当治疗、健康教育。

调适心情

--图片来源于百度

保持心情的愉悦,可以预防疾病或者减轻疾病的程度,而且也要求我们可以平常心对待我们的颈椎病,明白需要打“持久战”来“消灭敌人”。

改变姿势

--图片来源于百度

坐姿:

最好选择有靠背甚至可以靠脖子的椅子,整个臀部都在椅子上,这样整个身体在椅子上都可以贴着椅子,减少颈部背部肌肉紧张度,从而减少对于整个脊柱的受力;肘部可以整个放在桌子上,减少肩部肌肉使用;电脑屏幕适度垫高,让眼睛与之平视,减少头部前倾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百度

睡姿:

无论仰躺还是侧睡,枕头都尽量枕到脖子肩膀,如果只是枕到头部会导致即使是睡梦中颈肩部的肌肉也在紧张用力。选择合适的枕头,合适的枕头能预防颈椎病的发作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枕头不宜过高,也不易过低,仰卧时枕头置于头部和颈后,使颈部有依托,保持颈椎正常生理前凸的位置,使颈部肌肉能充分放松休息。

Ps:市场中的记忆枕更不可取,如果是有问题的颈椎,枕头记忆下来的形状也是错误的,使用时就会“一错再错”,反而适得其反。

坚持练功

练习一、前后对抗

步骤1:双手交叉手指相扣,或者使用弹力带,置于脑后头颈交界处。

步骤2:头缓慢向后,同时交叉的双手或者弹力带向前,对抗用力,逐步加力到最大限度。肩部放松,不要耸肩,保持5-10s。

步骤3:此过程中,一直平视前方,头和手的位置不变,仅感觉项背部肌肉用力收缩。重复这个动作3-5次,作为一组动作,每天练习3-5组,也可以更多。

注意:对抗动作最好是水平用力。

--图片来源于百度

练习二、保健操

1.最大限度地、缓慢地用你的下巴画上半个“米”字。

2.向上仰头??向左转头??向右转头??向左上转头??向右上转头

注意:转头的时候要慢,不能过快。

练习三、头部回缩运动—“露出你的双下巴”

步骤1:平视前方,完全放松。

步骤2:缓慢且平稳地向后移动头部,直到不能再向后为止。这个时候应该可以挤出双下巴甚至多下巴。

步骤3:当头部向后移动到最大幅度后,再做头部回缩的姿势,双手可以放在下巴上,辅助头部慢慢地向后推。保持这个姿势5-10s,然后慢慢放松,这时头部和颈部会恢复自然突出的姿势,重复这个动作3-5次,作为一组动作,每天练习3-5组,也可以更多。

注意:做此动作时最好是水平用力。

--图片来源于百度--四明科普团协助拍摄

适当治疗

颈椎病急性发作抑或是作为缓解期的保健,可以选择正规的就医点进行针灸推拿理疗,中医在这方面有着前人宝贵的实践经验,疗效很好;另外,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对痛点进行热敷、按揉等简单理疗。

健康教育

其实以上的内容也属于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因为比较重要就单独拿出来。还有其他一些颈椎防护的知识诸如:

1.打羽毛球、游泳、放风筝等运动对于颈椎有好处。

2.平时注意颈椎的保暖,尤其是秋冬或者吹冷空调时,围巾、披肩值得拥有。

3.急性发作期可用颈托帮助,但不可常用,否则会导致颈部肌肉萎缩,得不偿失。

结语

总而言之,许多慢性疾病上,医生往往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角色,真正能让它痊愈的还是患者自己!颈椎病亦是如此!希望以上的颈椎病知识科普可以对诸位看官有所帮助。

作者姓名:康洵

指导老师:王波

参考文献:[1]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2):45-47.

四明科普团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关于常见病的科普知识,欢迎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