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广东省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拜师仪式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馆举行。随着古乐响起,5名乳源中医师,面向“岭南陈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行礼鞠躬,奉上“拜师帖”,呈敬礼茶,接“回师帖”,表达了徒弟对师傅的敬意。
下午,“岭南陈氏针法”医师医院“岭南陈氏针法”(乳源)工作室开展诊疗活动,耐心细致地为预约患者一一把脉询诊,针对患者现状提出了专业性的判断,并现场施针开药,使医院就能享受省级的医疗服务,受到了瑶汉老百姓的赞誉。
前来就诊的罗女士,很开心地告诉笔者,困扰她几年的颈椎病,四处求医都未能解决病痛,刚才专家在她脖子上施了几针,第一次治疗后病痛就有了明显的缓解,她希望以后省级专家经常来乳源坐诊。
“岭南陈氏针法”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陈秀华等五代人两代弟子逾百年的发展、传承与创新,是岭南中医针灸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之一。
“岭南陈氏针法”包含飞针法、分级补泻法和导气法。其中,飞针法奠定我国“无痛针学技术”里程碑;分级补泻手法首次对补法和泻法进行量化,乃针刺手法规范化和量化发展史上质的飞跃。导气手法,飞经走气、通关过节、气至病所,极大提高了临床疗效。该技术治疗失眠、颈椎病、面瘫、多囊卵巢综合症、特应性皮炎等疾病效果显著。
经陈秀华带领团队系统挖掘、整理、传承、培训和推广,“岭南陈氏针法”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社会影响力大,被国外同行誉为“飞针”,吸引了来自英、美、法、日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医师前来求学。陈秀华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飞针技艺可以传遍五洲,造福更多患者。
(作者声明:部分内容参考乳源发布,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