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系列在第二部时口碑下降,就已经预示着第三部将会出现口碑滑铁卢,毕竟相较于前两部作品的推出,第三部能够与观众见面就显得十分艰难,原著作者受到抵制,再加上主演人选更换,《神奇动物3》可谓风波不断。
但对于一大优质的IP而言,如果品质过硬,这些风波对作品并不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起码不至于让《神奇动物3》的口碑评分跌到及格线。口碑乏力不足,自然也就影响着作品的票房,也致使《神奇动物3》上映一周时间都没能实现票房过亿。
不少好莱坞电影都出现了相同的问题,显然《神奇动物3》并不是个例,随着流水线制作模式在好莱坞盛行,越来越多的大IP被毁。《精灵旅社》的最后一部作品推出后,口碑也同样降到了及格线,但起码在这部作品之后不会再有续集,主创摆烂也没什么直接影响。但《神奇动物》不同,这一IP共有五部作品,还有两部未与观众见面。
如今只到第三部就已经出现颓势,后续两部作品又能借助什么消除第三部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结构松散,观感沉闷,奇幻内容成无意义重复
《神奇动物》目前推出的三部作品,每一部的故事内容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第一部主要是让观众见识到影片的世界观,第二部则以格林德沃罪的罪行为刻画重点,到了第三部同样是以主题命名,讲述的核心内容是邓布利多之谜。
影片的故事设定本身并不复杂,但是这部影片的时长却有两个多小时,这就使得单薄的故事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叙事,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许多废戏。
看完《神奇动物3》之后,一部分观众必然是一头雾水,毕竟影片都没有把邓布利多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交代清楚。其中在前期内容中已经埋下伏笔,但是未能具体呈现的有克雷登斯与阿不福思相认,以及家族中最小妹妹死亡的原因,这些都不足以称得上是邓布利多的秘密。
唯一让人稍感意外的是对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关系的细化,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朋友关系,而是曾经对彼此有过别样的超越朋友的情愫。但这不足以支撑秘密的概念,起码不会让观众直到最后有恍然大悟,倍感震惊的感受。
影片抛出的悬念难以调动观众解谜的积极性,这也致使整部作品的观感较为沉闷,从整体的叙事结构来看也十分松散,没有极具张力的爆点,整体都较为平淡。再加上一部分故事情节的推动依赖于演员的台词直接输出,也让必要的情节变得十分寡淡。
《神奇动物3》本可以像第一部作品一般,即便没有具体的事件推动,起码也能够凭借着极具奇幻的形象角色来吸引观众,这也是《神奇动物》系列的最大看点。然而主创对于影片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太过自信,将奇幻部分的内容大大削减,失去了影片该有的特色。
纵观全片,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拉利驾驭书本的能力,除此之外的奇幻设定都显得平平无奇。再加上一些动作设计太过敷衍,完全是无意义的重复,更是让人兴致全无。
能够达到及格线以上水准的故事情节,便是纽特在地下监狱营救哥哥,新形象的设定虽然不够出挑,但是嗅嗅,皮克特的搞笑动作为影片增加了一份乐趣。不过这两个讨喜的形象也没有被影片好好利用,不足以起到拉高影片品质的作用。
这也直接导致《神奇动物3》除了动作搞笑那一抹调味剂之外,几乎毫无亮点可言,全篇故事为同鸡肋。
主角篇幅缩减,“工具人”角色塑造失利
无论是IP系列作品或是单独的成片,最为讨喜的角色永远都是剧中的男女主角,影片往往会用更多的篇幅来深化两人的设定,从而给观众带来持续的吸引力,《神奇动物3》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将主角的篇幅大大缩减。
纽特在前两部作品中的戏份占比较重,也给观众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起码让纽特成为了这一IP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到了《神奇动物3》,纽特参与到了整个事件中,却没能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仅仅只是串联整部影片,让叙事得以连贯,如果不是前两部作品对这一角色的刻画较为用心,单看《神奇动物3》中的纽特,形象根本立不住。
女主角占比更是让人一言难尽,甚至不及影片中配角的戏份多,除了在送箱子进入会场时是关键的人物,让团队获得了决定性的成功,但由于女主在这部影片中成了打酱油的角色,也让她稍显多余,换做其他人似乎也能够成立。
除了角色各自没有什么看点,两人可以合体的感情线也被牺牲,主角变得可有可无会影响后续的叙事,在第四部和第五部中主角该如何找回观众缘?
而麻瓜雅各布在前期的剧情中也是较为讨喜的角色之一,虽然不及主角那么抢眼,但是他的身上集合了人类的一些优点,尽管不会魔法也没什么超能力,但却凭借着人格魅力吸引观众,也让人足以相信小仙女会爱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麻瓜。
但在这部作品中,雅各布也成了一个边缘化的人物,在他身上并没有挖掘更多的内容,这也使得他难以起到像前两部作品中的搞笑作用。雅各布与主角团中的其他人不同,这份不同最能够让他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但主创的“偷懒”让雅各布也失去了魅力。
大部分角色都成了工具人,显示是《神奇动物3》的角色塑造失利,影片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之间的感情,因此也用了不少篇幅来讲述两人过去的恩怨纠葛。
这种明显的侧重点偏移,也让主角团光芒尽失,还有一部分角色的转折很是突兀,比如在第二部中被洗脑的奎尼,这一部又回到了主角团,没有任何的铺垫,甚至连原因都没有交代清楚。而法国巫师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先是作为卧底进入格林德沃的团队,又回到了主角团,人物动机不够充分,也没有情感铺垫,致使这种转折再次成为了编剧的大笔一挥。
而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以及邓布利多与儿子的关系得以修复,感情基石都不够有说服力,即便对于一些特殊的情感,影片表述的也十分隐晦,很难让观众与人物共情。
优质IP江郎才尽,因审美疲劳导致叙事趋同
对于一部商业电影而言,难以拿到亮眼的票房成绩无疑是最大的失败,虽然《神奇动物》首部作品推出时也是一大优质的IP,颇有几分承接《哈利波特》但又有所创新的味道,但从第二部开始,观众就对这一系列没什么太大的期待了,第三部的推出无疑是加剧了这种感受。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作品扑街,也说明了作品创作力匮乏,已经江郎才尽,只能想方设法的从其他IP中寻找灵感。《神奇动物》与《哈利波特》本就一脉相承,到了第三部作品能够明显地看出在叙事上也参考了前作。
《神奇动物》系列没有一条明确的叙事主线,不同于《哈利波特》,主要刻画的就是霍格沃兹与伏地魔经年累月的恩怨对决,首部作品主打全新魔法世界,第二部作品便将重心放在了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尔的斗争,到了第三部则是彻底模仿《哈利波特》的故事主线,以正邪两派的对立作为刻画重点。
然而《神奇动物3》失算了,虽然在人物上与《哈利波特》有重叠,也同样有着魔法世界,但《神奇动物3》毕竟不是《哈利波特》的续作,自然难以收割《哈利波特》老粉的情怀,即便是叙事模式相同,也难以吸引观众买账。
想象力不足是《神奇动物》续作难以持续出圈的根本,新内容达不到观众的要求,久而久之就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神奇动物3》只能蹭《哈利波特》的热度,画虎不成反类犬,直接导致了这部作品的叙事趋同。
同样影响作品品质的一大重要原因,还有正反两派之间的戏剧冲突不足,主角团队的实力要弱于反派角色,才能在PK中逐渐成长,从而使得人物的成长线,更具看点。但前提是反派角色要真正让观众感受到他的强悍和负面魅力,格林德沃不但统治能力不足,制造一切反动事件的初衷也没什么格局。
这种本就没什么看点的反派角色却要被拿来当做刻画的重点,还要给主角团制造各种麻烦,缺乏说服力,但凡主角团的实力稍稍提升,都能打反派措手不及,这样的反面人物要他有何用?与《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自然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神奇动物3》的扑街对后续两部作品起不到任何正面的影响,至于续作能否逆风翻盘,还要看主创是否愿意拯救这一I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