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生命感悟
天生他材必有用
昨天上午到郊外散步,看到几位工人师傅正在用石头砌桥墩。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便驻足观看。只见一位工人师傅把一块很不规则的石头放在刚刚抹好的水泥上,然后在众多的石头中搜寻下一块适合位置的石头。我看了一会,便独自散步去了。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用方方正正的砖头砌桥墩呢,这样又快又美观。回来时又经过这里,我便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谜。一位年长的工人师傅上下打量了我半天,慢慢说道:“是啊,用砖头砌桥墩又快又美观,可是它不实用啊!”我更纳闷了:“怎么不实用,你看一座座高楼大厦不都是用砖头垒的吗?”那位老师傅笑了笑说:“世间万物各有特长,石头耐腐蚀,经得起重压,正适合砌桥墩;只要我们找准每块石头应放的位置,就能发挥它的用处。这样砌的桥墩才经得起大水的冲击呢!”他又笑笑说:“用这些石头盖楼房还真不中哩!”
哦,原来正是那一块块极不规则的石头在支撑着我们脚下的桥面啊!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那位老师傅的话,它不正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各有所长,放置得当都能发光”的道理吗?用石头砌成坚固的桥墩不正像我们的教学工作吗?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就像那一块块极不规则的石头啊。现在一直提倡“尊重个性、发展特长”,我们做到了吗?那些冷冰冰、不规则的石头在老师傅的手下变成了坚固的桥墩,这些活生生有灵性的学生在每一位老师、父母的教导下又该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呢?我们应该像那位有经验的工人师傅一样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使他们每个人的潜能得到的发挥。天生他材必有用!说不定还是一块栋梁之材有大用呢!
年的愚人节出生在武汉的舟舟(胡一舟),身材矮小、脸上总是挂着憨笑。他的智商只相当于正常人智商的三分之一,属于重度弱智。20多岁的他,只会从1数到7。他的作业本堆了几米高,里面都是3+2=5。为了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父母用音乐熏陶他。先天的愚钝并没有遏止舟舟对音乐的感悟,六岁的他被乐团小提琴手刁岩发现,从此刁岩成了舟舟的指挥老师。10多年的音乐熏陶,使舟舟能熟记10多部中外名曲的旋律。他也开始对指挥演出着迷,并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乐团指挥家的指挥动作。现在被人称为“小傻子”的舟舟成了举世瞩目的指挥家。他已成功指挥了多场国内外交响乐队的演出,用神奇的音符深深感动了世界。
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8岁才上学,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勒令退学,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他爱上了读书。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后来,他从化学开始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成了世界伟大的发明家,企业家。
没有父母和恩师正确的引导和坚持不懈的灌溉,就没有今天举世瞩目的音乐指挥家舟舟;没有母亲积极地鼓励和良好的教育方法,就没有世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们从未放弃孩子享受幸福、发挥潜能的权利。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千里马”,只是缺少独具慧眼的“伯乐”!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父母都成为有爱心有慧眼的“伯乐”吧!
短暂的生命旅程
在植物国里,除了有龙血树、桉树、红杉、银杏等能活四五千年的“老寿星”,还有一些只能活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短命*”。虽然,它们的寿命相差极大,但是,它们都要走过发芽、生根、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苍劲挺拔的参天大树,还是纤细柔弱的小花小草,无一例外。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观察瓦松,也最佩服瓦松。它虽然沾了个“松”字,但是它既不高大又不长寿。它只是一种生长在瓦房顶上的小草。在干旱的季节里,瓦松的种子躺在瓦沟里,耐心地等待着雨季的到来。雨水来了,它的种子立刻吸足水分,迅速地发芽生根,长成植株,很快就开花结果,完成了自己繁殖后代的使命。雨季刚刚过去,它便枯萎死去。从一本杂志上我知道了,木贼是生长在非洲沙漠里的一种短命植物。它的种子在降雨后10分钟就立即开始萌动发芽,10个小时以后,就破土而出,迅速地生长,仅仅两个月就走完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
瓦松、木贼的生命旅程虽然很短,但还不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植物。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里,有一种叫短命菊的植物,它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植物呢。在干旱的沙漠里,雨水十分,只要有一点点雨滴的湿润,短命菊的种子就会马上发芽生长,在短暂的几个星期里,它就完成了生命的全过程。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短命的植物为什么寿命这么短呢?原来,它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的高原或沙漠地带,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在长期与恶劣环境的斗争中,“锻炼”出了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整个生命旅程的特殊本领。
不管生命的长短,它们都在用自己的一生美化我们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弱小的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伟大的人类呢?我从不奢望长寿。但是,我想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既然已经基本确定,何不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呢?
“感谢”疾病
前些天因病做了个手术,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腹部开个近8厘米的口子,然后在腹内翻肠割筋,还是要忍受巨大疼痛的。虽然我疼得全身汗透,抠破秋衣,但是与*神刘伯承医眼、关羽刮骨疗*相比微不足道。
疾病是让人痛苦的,尤其是生死攸关的严重疾病。虽然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但是得病、治病也是人生的一大经历,一大体验,健康的人一般是体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要“感谢”疾病。这是我与一个同病房的刚刚从死神手里拉过来的病友的共同感受。病罢思病,感受颇多,先谈两点。
其一:当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特别是你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你会想到健康的重要,生命的珍贵,也会想到人这辈子的价值和意义。这时,你会感到紧张(不仅仅是怕死),因为你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这几天我躺在病床上就一直很着急:快要段考了,孩子们的课学的怎样了,他们在复习了吗!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工作。不然,当人生之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时,许多事情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手术后的前几天,我想把体温表从39℃甩下去就做不到。由于我平时身体一直不太好。小时上学太艰苦,得了风湿病,工作后久坐久站又得了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我一直恨自己没注意锻炼身体,有时只能带着病痛去完成工作任务。朋友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生命,一切归零!
其二:当你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特别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你会真正冷静地思考。这时,你会很自然而然地想到亲人、朋友、同事、邻居,想到平时与他们相处的恩恩怨怨。这时,想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恩情。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实更深更善的是他的内心——人之弱小其思也善。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物,往往只是一些武力的强者。这时,平日里、生活中、工作中的磕磕碰碰,一切都化为子虚乌有。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让我们珍惜能够成为亲人、成为朋友、成为同事、成为邻居的这份缘吧!
“感谢”疾病——让我跳出自我去看人生,去享受生活!
(来源:阳光正阳《正阳文学》作者简介:正阳一小*支部副书记,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播撒阳光的痕迹》《六德文集》等书籍。)